第一部分 必备金句

以下为人名日报金句摘抄:

一、《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

  • 乡村有产业,群众有希望,日子就更有盼头。

一语道出了产业支撑对于乡村的重要作用,话虽朴实,但道理深刻,放在所有和乡村振兴以及相关经济的话题里,都很好用。

  • 让老百姓幸福,既要物质上富裕,也要精神上富足。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初中政治课本上学过的一 句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里是一个意思,只不 过换了一种表达方式,显得更有新意,在文字上不落俗套。

  • 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坚持政策不留白、工作不断档,防返贫、强帮扶,兴产业、促就业,力争让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工作重 点就是乡村振兴,这是全国、各省、各地都要做的工作,那作为考点出现、作为申 论素材使用的概率是很高的,不管你考的是哪儿,这句话都可以套用进去。

二、《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 找准思想认识共同点、情感交流共鸣点、利益关系交汇点、化解矛盾切入点,让基层宣讲更具温度、更加解渴。

这句话不仅是宣传工作的好方法,也是我们做一切和群众有关工作的好思路,而且分别从思想、情感、利益、矛盾等几个方面来说, 内容细致,更有说服力。

  • 网上网下同频共振、线上线下共同发声。

在宣传工作中,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线上和 线下两个途径进行,这个时候就可以直接用这句话了。再具体一点,线下角度我们 还可以说“坐到一条板凳上交流交心”,线上角度就可以说很熟悉的“‘微课堂? “公开课’,网络直播”等都可以。

  • 创新宣讲形式,把群众聚拢来,让群众想来听,帮群众解难题,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住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表述,比如我们讲到 法工作,就可以说通过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让“让立法工作‘飞入寻常百姓 家”;提到新能源,还可以说“新能源供暖进入寻常百姓家”等等。这个词可以加文采,让我们的文章更有表现力。

第二部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 【考点1】主题和份号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主题: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 【考点2】2023年农业工作主题

三坚三重点,两创两底线

  • 三坚三重点,两创两底线
    • 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
    • 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
    • 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
    •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 【考点3】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记忆口诀:提公式

  • 【考点4】农业强国

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 【考点5】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
    •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 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 【考点6】乡村治理效能
    • 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
  • 【考点7】更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廪赋
    • 确保全国粮食 年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

第三部分、二十大报告

常见考点

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第四部分、申论模板

总结结尾常用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如今,脱贫攻坚的成就已载入史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蓝图已经绘就。 新征程上,我们要乘势而上、持续奋斗,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