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必背部分

三支一扶乡村振兴重点50条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是?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要求/五大振兴?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5.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

  •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 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6.乡村振兴要走好“七条道路“

  •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 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 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 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 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四个优先”

  • ①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
  • ②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
  • ③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
  • ④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空间?

①强化空间用途管制 ②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③推进城乡统一规划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优化乡村发展布局?

①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②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③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

1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划分了哪四类村庄推进乡村发展?

①集策提升类剂庄 ②城郊融合类村庄 ③特色保护类村庄 ④搬迁撤并类村庄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步走”

  • ①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②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 ③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1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必然要求

  • ①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 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 ③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13.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14.十九大报告指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15.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什么样的“三农”工作队伍?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6.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是指?

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17.《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一2025年)》规定的工作原则?

  • ①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
  • ②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统筹推进
  • ③坚持立足农村,突出乡土特色。
  • ④坚持问需于民,突出农民主体
  • ⑤坚持持续推进,突出健全机制。

18.《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一2025年)》重点?

“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将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开、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为重点,巩固拓展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从基本达标迈向提质升级。

19.《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一2025年)》行动目标?

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管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水平明显提升,

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20.梳理党和国家重要脱贫政策的时间节点

  • ①2012年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 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 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
  • ②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 ③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 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
  • ④2017年,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全面部署,错定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⑤2020年,为有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党中央 要求全党全国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信 心百倍向着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进军。

21.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 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 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 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 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 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
  • 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22.脱贫攻坚精神的内容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 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23中国农民主收节是哪天?

每年农历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24.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国家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25.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

26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7.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

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

28.《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行动目标

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 础设施往村覆盖、住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9.《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2项重点任务:“183”之“1”

“1”就是制定一个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30.《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2项重点任务:“183”之“8”

“8”就是实施八大工程

  • ①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
  • ②强化农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
  • ③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 ④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

农业农村相关知识

综合农业农村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五条 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江西地方农业农村相关知识

“十四五”时期,江西在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打造彰显产业兴旺之美、文明淳朴之美、共建共享之美、自然生态之美、和谐有序之美的新时代“五美”乡村。

农村村民建住宅的用地面积标准

根据2001年12月22日修正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下列规定的限额内制定农村村民建住宅的用地面积标准:

  1. 占用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80平方米;

  2. 占用耕地的,每户不得超过120平方米;

  3. 因地形条件限制、居住分散而占用荒山、荒坡的,每户不得超过240平方米。

第二部分 习题考点积累

承包经营基本农田的单位或个人连续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基本农田。

根据《村名委员会组织法》,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名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名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罢免的理由。

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成员大会,出席人数应当达到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